热点专题
 

民国年间的北京太极拳

梅墨生 世界太极拳网 2017-2-20 15:06:41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时尚。士农工商各有生活的关注点与兴奋点,各有不同的时髦。与今人的“消费”不同,民国时期的人们,特别是文人士大夫,主要消费两样东西:一是皮簧戏,即今之京剧,二则是太极拳。

   “太极十三式拳法,自有清咸同之间始著称于世,学者甚众。迄清之末叶,京兆许禹生先生首倡于故都,稍得文人士大夫之重视。三十年来流传遍海内,非当时初料所及也。”这是1912年首创北京体育研究社的许禹生之弟子王新午于所著《太极拳法阐宗▪自序》(1937)中的话。          

   北京体育研究社设址于西单牌楼北西斜街5号,以“研究体育,振兴尚武精神”为宗旨,是北京最早的民间武术传播机构。此后数年,北京体育讲习所又开办。一时武术名流如杨少侯、杨澄甫、吴鉴泉、纪子修、刘彩臣、刘恩绶、姜殿臣、孙禄堂等均麇集于此授艺,影响日著。忽一日,北京体育研究社的平静被打乱了。有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机要秘书宋书铭,自云乃明代武当派宋远桥第十七代孙,精易理,善“三世七”太极拳,竟然令体育社名手们一一败北。七十老叟宋书铭与许禹生、吴鉴泉、纪子修、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等推手,竟使诸人“皆随其所指而跌,奔腾其腕下,莫能自持。其最妙者,宋氏一举手,辄顺其腕与肩,掷至后方寻丈以外。”(《太极拳法阐宗》)

  
(创办北京体育研究社的许禹生)
(创办北京体育研究社的许禹生)


   当年这一幕历史情景,倏然间已穿越了一百年。如今,太极拳之花不仅开遍京城,开遍全国,也逐渐开遍五洲四海,这恐怕更是“非当时初料所及也”。

   如今,太极拳日渐走出国门,可要知道,在一百多年前的咸丰年间,几乎还没几个人知道太极拳的大名。让太极拳名满天下的首功应当记在一个河北永年人的名下,他名叫杨露禅(蝉)(1799-1872),杨露禅带着二子班侯(1837-1892)、三子健侯(1839-1917)来到北京,据说先在西郊张家酱园教拳,后来又到端王府教拳。杨露禅有“杨无敌”之誉,有关其神话拳功的传说不少。清末时期,他也是制造武功传奇的大师之一,在民间他与形意拳河北派大师郭云深(1820-1900)、八卦掌开山祖师董海川(1797-1882)有较武比技的传说故事,遮蔽于历史的迷雾,人们似乎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的。武林本即是江湖,而在清末民初社稷风雨的飘摇时代,中华武术凝聚着的华夏民族精神,便幽幽地弥散在街语巷谈的武侠故事中了。

   民国时期的北京城武术家云集,而仅就精于太极拳者言,便有杨式一门的杨健侯、杨少侯(1862-1930)、杨澄甫(1883-1936)、崔毅士(1890-1970)、王矫宇(生卒年不详)等。关于杨家,陈微明曾有评语“深沉不露,尤善养气,绝无争雄竞长之心”(《太极拳名人轶事》)。

   据说杨露禅是由同乡拳友武禹襄(1812-1880)次兄汝清荐于北京教拳的。但又有一说杨露禅是先在西郊张家酱菜园教拳,因较技赢了原张家中武师而为东家欣赏,后在一次宴会上显露功夫,而被端王看中,于是开始同时在张家与端王府教拳。无论如何,杨式拳经三代人的打创,在北京城是名闻遐迩了。尤其是凌厉勇武的班侯和少侯,打出了杨家一片天。由于露禅“三下陈家沟”向“牌位大王”陈氏太极名家陈长兴学拳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再经影视作品的渲染,今人无不听说过这位太极拳大师。但笔者想说的是,不要过于相信文艺作品的演绎。历史真实有时也许会让人觉得平淡无味。总之,露禅从陈家沟学得了拳,但他所传的杨式与陈氏可是大有不同。有人认为杨家教拳内外有别……不管怎样,“谁知豫北陈家技,却赖冀南杨家传”(杨敞诗句)。露禅第一代,班侯、健侯第二代,少侯、澄甫第三代的家传嫡系,真正是一时辉煌。那也正是皮簧戏受人追捧的时代。

   杨露禅曾于旗营(善扑营)、王府和清宫大内教拳,一时从学者有王公宗室、贝子贝勒,因此传脉甚多,后世有所谓“府内派”者、李瑞东式(简称李式)等,近年又出现当年在溥伦贝子府上任管家的汪崇禄儿子汪永泉一支杨式拳。据说伦贝子府在王府井大甜水井胡同路北。汪管家因职务之便向杨建侯学得了拳功。虽传人不多,也是一脉。而其所教拳的端王府,据有关学者考证即是“富国街”,当年的“祖家街”,现址为“中国儿童活动中心”——即是北京市平安里西街43号中国儿童活动中心,旧址已荡然无存,仅有关端王府遗址的一块纪念碑。端王府遗址被八国联军烧毁了。(参见于志钧《太极拳史》)

   除了杨家嫡系,露禅还有三个高徒:万春、凌山、全佑。史载三人虽为薪传,却各得筋、骨、皮一体之说。迄今为止,武林中未闻有万春、凌山之传人,迹近失传。而全佑一脉则成为今日之吴式拳。有意思的是,露禅公教三徒,却让三徒拜于儿子班侯门下。班侯生性暴烈,甚至将全佑打伤一腿至瘸,也无怨言。今天习拳的人是不可想象的吧?

   杨家太极拳有大、中、小架、快拳、慢拳之分。全佑(1834-1902)是满族正白旗人,原姓吴福氏,北京大兴人。全佑随班侯学了杨式小架,但他早就精通满人的“扑虎”,即今人所说的摔跤,因而揉入拳中。其实,吴式拳里还有宋家的东西,即前边提到的明代宋远桥第十七代孙宋书铭的技功。当年全佑儿子吴鉴泉(1870-1942)(赐汉姓吴)与宋书铭较技败北,于是叩首拜师,又学到了“三世七”的功法。有鉴于此,吴鉴泉所传的吴式拳与师兄王茂斋(全佑首徒)所传的拳势也颇有异。时下有人要分吴式拳为“南北派”,笔者以为无大道理。当年王、吴师兄弟情同手足,一起切磋研艺,齐头并进。后来吴鉴泉于1928年南下,到南京、杭州、上海教拳,与师兄王茂斋同享盛誉于南北,才有了“南吴北王”之称——但这是以声望论,并不是宗派上分的。

   王茂斋(1862-1940)在吴鉴泉去了南方后便成为了吴式拳的拳门领袖。一时风气,京城靡从。作为山东莱州人的王茂斋经营同盛福麻刀铺,在东四大街钱粮胡同,这里也成了一个小型太极拳场。除了儿子王子英外,当时不少同门如李子固等多来练拳。徒侄一辈如赵铁庵(与吴鉴泉共传大弟子)、修丕勋、吴图南、杨禹廷等也是经常过来的。继“北京体育研究社”、“北京体育讲习所”之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北京影响最大的太极拳组织即是“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该会执行人便是执北方吴式拳牛耳的王茂斋。至上世纪三十年代会长则是北平(当时称特别市)市长马良。吴式拳以第三代赵铁庵、修丕勋、王子英、杨禹廷、吴图南、第四代李经梧、王培生、刘晚苍、孙枫秋、赵安祥等知名于北京,以至有“太极五虎上将”之名目。王茂斋的功夫出神入化,那是民国时期有口皆碑的,但他作为北方吴式拳的“老大”,为人却十分低调,很少介入武林中事,理由是自己要经营麻刀铺(相当于今日的建筑材料店)。

  
(1933年吴式太极同门合影,右2为王茂斋,后排站立中间者为王子英)
(1933年吴式太极同门合影,右2为王茂斋,后排站立中间者为王子英)


   王茂斋因爱子练功后冲凉受风伤寒意外夭亡而一夜头白,于一年后逝去。从此,次子王子英领衔吴式拳,功夫同样了得。笔者恩师李经梧便曾多得他这位师叔指教,说过:“王子英的功夫是拿化于轻灵发放有泰山压顶之感,让人时时如坠深渊。”可惜,“文革”他被从北京揪斗回家乡莱州(原掖县),含冤去世。

   北京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太极拳研究会继王茂斋之后的执鞭人便是其弟子杨禹廷(1887-1982)。几乎北方的吴式太极拳传人多出其门下,由于为人厚道又功夫精妙,颇富人望。此时,还有杨禹廷师兄弟吴图南(1884或1902-1989)、徐致一(1892-1986)等,均享时誉。

   1928年3月,中央国术研究馆在南京成立,后更名为中央国术馆。北方太极名家杨澄甫、杨少侯、吴鉴泉、孙禄堂等纷纷南下传拳。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以1928年为分界线,北京的太极拳界有了人物换班。杨、吴、孙三位鼎足人物“南下”了,却有一位鼎足人物“北上”了,他就是被誉为“太极一人”的陈式太极拳家、第九代传人陈发科(1887-1957)。

   陈发科是陈氏第十七世,太极拳从陈王庭算起则是第九代。由于太极拳“重量级”人物的大量南下,本来在北方盛行一时的太极拳又迅速向江南传播,也就带来了太极拳中心的分解。太极拳是由湖北武当山道士张三丰创造的(此为大多拳派尊奉之说),后传至河南温县陈家沟,由陈王庭在家族内部传授。外人根本不知有陈式拳。且不说清末民初太极拳界也不自称“杨家”、“吴家”的,太极都是一家,只叫太极拳。可是,由于杨、吴、孙等大腕们的离京至江湖淮粤传拳,北京(平)体育研究社创办人,北京武术界闻人许禹生(1879-1945)便在陈绩甫的推荐下邀陈发科出山。陈发科至北京教拳,住在骡马市大街的“河南会馆”,也叫“中州会馆”。在陈式拳进京前,北方太极拳以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各领风骚,虽风格有异,但大体都是以柔缓匀慢为宗旨,而陈发科带来的陈式太极拳却是快慢相间、刚柔并济的,这一陈式真面目把世人惊住了。当时诗人、闻人杨季子赋诗云:“都门太极旧尊杨,迟缓柔和擅胜场。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特刚强。”以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北京武术界开太极拳会议,杨吴式拳名家吴图南竟然拦阻陈发科进会场,称其所练为“炮捶”(涉及陈式太极拳的形成与演变,不仅是学术问题,也是历史问题,非本文可探讨)。陈式世传有所谓老架、新架、大架、小架之说。实际上,杨式太极同样也有上述多种架势传承,这就一言难尽了。总之,有发力、有震脚、有窜蹦跳躍的陈式拳在陈发科的传授下扎根于北京后,理所当然地跻身于大宗之列。而陈发科凭藉着深厚的实力也成为了一代宗师,教授出李经梧、洪钧生、田秀臣、冯志强、雷慕尼、陈照奎、孙枫秋、杨益臣等一批名家。陈式太极拳有今天的局面,有赖陈发科当年走出陈家沟,将之带到北京这个首善之地,此一功劳无人能比。

  
(1946年陈发科收李经梧、孙枫秋等人为徒时合影)
(1946年陈发科收李经梧、孙枫秋等人为徒时合影)


   1912年,武式太极拳家郝为真(也有写作“祯”)来京拜访同乡杨建侯,遭冷遇。后病痢旅店中,受到孙禄堂礼遇,延医侍汤,因感动而将武式拳功授与孙。要说孙禄堂(1860-1933)可是民国时一位了不得的武术人物,河北完县人。集形意、八卦、太极之长,融为一体,自创孙式武学,而其孙式太极拳之创拳基础即系出郝氏所传之武式。后郝氏之子月如又将武式拳传到上海、南京,此不提。

   孙禄堂不仅武技深湛,且文化修为博雅,是民国时期一位真正文武双修的大师。所著《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等名噪武林,开近代武学著述之先河。而其以武功折服洋人的故事,恕不能在此文中详述了。

   行文至此不禁发现,如今风靡世界、影响日著、丰深承载中国文化精神的太极拳六大派(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赵堡式)之创始人,竟然除陈式、赵堡式出自河南外,余四派均系河北人所创。民国时的北京就在直隶(河北省)境内啊。